“三九”,是以二十四节气中“冬至”的第一天为开始计算的三个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也是人体内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时期。
何谓“天灸”?
“天灸”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温性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疱的治疗方法。
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肤有类似艾灸的反应,并且作用也非常相似,故名为天灸,又称敷灸、药物灸、发疱灸。
天灸既具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可通过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
三九灸-治病机理
“三九灸”是指在每年三九天用中药外敷特定的穴位,已达到祛除和预防疾病的一种中医传统外治疗法。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认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选择在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三九”时节进行穴位贴敷,是将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
冬至一阳初升,用温热中药贴敷穴位可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扶正祛邪,调补阴阳,通经活络。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抵抗外邪,预防和治疗冬季易发的疾病,“冬病冬治”。
而且“三九灸”和“三伏灸”互相补充,一阴一阳,相得益彰,还能巩固夏日三伏灸“冬病夏治”敷贴的效果,控制疾病的发作,达到“冬夏皆治”,使患者获得更理想的疗效。
三九灸-三大功效
一、调补阴阳,益气和血;
二、通经活络,平衡脏腑;
三、扶正祛邪,防病强身。
三九灸-适应症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体虚易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成人和儿童);
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性风湿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畏寒肢冷等阳虚体质者(成人);
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成人和儿童);
胃病、消化不良、食积、厌食、慢性腹泻怕冷者(成人和儿童);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痛经、产后风、慢性盆腔炎、夜尿症及阳痿、早泄等(成人);
免疫力差、生长发育缓慢、遗尿等(儿童);
其他:亚健康状态。
三九灸-禁忌症
发热患者;
两岁以下幼儿,孕妇;
肺结核、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皮肤病患者;
皮肤贴外用药过敏。
三九灸-注意事项
为确保疗效,成人一般药饼须贴敷2~4小时,儿童40分钟左右,经临床验证,超时贴敷并不增强疗效;
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需仔细观察贴敷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则应及时取下药物;
药饼贴好后必须置身温暖居所,最好静坐,不要运动,以保证药饼不脱落和身体的温暖,从而发挥最大的药效;
三九灸期间(尤其是当天以及次日)忌食生冷腥膻、辛辣、酒、油腻发物,如海鲜、冷饮、牛羊肉、禽类及其他煎炸食物;
药饼取下后4~6小时可以用温水洗澡,但不要搓背、泡澡,穴位上的水用毛巾轻轻吸干;
去除药饼后若皮肤逐渐发红或发起米粒状小水泡属正常反应,疗效更佳。如果单个水泡直径大于1.5厘米(一角硬币)医院进行消毒处理;
天灸贴敷治疗后局部皮肤可遗留微红或褐色色素沉着均为正常现象,甚至极少数患者因皮肤反应强烈,可能留下灸瘢,如有介意外观的患者需考虑后决定是否接受治疗。
三九灸预贴:年12月12日(周六)
一九:年12月21日(周一)
二九:年12月30日(周三)
三九:年01月08日(周五)
*即使夏天没有贴三伏贴,冬天仍然可以贴三九贴。贴敷治疗三年一个疗程。医生建议最好三年内的每个三伏天和三九天都要按时贴敷。
治疗地点:中医针灸推拿区(门诊负一楼);预约科室:针灸科门诊
治疗时间:上午8:30-12:30,下午14:00-17:00
咨询-
文章来源:医院中医科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点击跳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