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僵,形象地被人们比喻为“胶着”现象,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也就是说,一提晨僵,“类风湿性关节炎”立即浮现在脑海里,那么晨僵是类风湿的特定标签吗?其实不然,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
你属于类风湿关节炎好发人群吗?好端端的,为何会中招?你属于类风湿关节炎好发人群吗作为风湿性疾病大家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其他器官或组织如、肺、神经系统等亦可受累。
古往今来,有无数人曾饱受类风湿关节炎的折磨,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此而丧失劳动力和致残,严重者甚至会丢掉生命。
那么,哪些人最容易受到类风湿关节炎的“攻击”呢?让我们起来看看这个病的发病情况。
从地理范围来看,本病呈全球性分布,世界平均水平的RA患病率为0.5%~1%。我国的RA患病率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0.32%-0.36%。按此粗略计算,目前,我国大约有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从人种分布来看,RA的患病率呈现种族差异。其中,白种人的患病率较高,而黑种人,以及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等黄种人群的患病率明显要低。这提示该病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
从性别比例来看,类风湿关节炎好发于女性,一般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2~3倍。从年龄阶段来看,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为发病的高峰。
好端端的,为何会中招每一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发病之初,都难免感叹:为什么生病的会是我?!
这个问题不仅困惑着每一位患者,也同样困扰着整个医学界。尽管这些年来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大多数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被彻底研究清楚。至今为止,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我们尚无定论,只能说它可能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免疫紊乱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淋巴细胞对身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能够“识别自我,排斥异己”,不会对自身组织、细胞发起攻击。但是,一旦免疫紊乱,本来应该对付敌人的免疫系统就会倒戈攻击自己,从而造成疾病。
此时,淋巴细胞会活化:一方面,活化后的T细胞会分泌大量致炎症性细胞因子,损伤自己的组织;另一方面,被激活的B细胞会产生大量针对自身组织的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对自身组织进行损伤破坏。
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正是这种异常的免疫应答,造成TNF-a、IL-1、IL-6、IL-8等细胞因子增多,使得滑膜处于慢性炎症状态,继而引发关节及全身的一系列症状。同时,由于滑膜细胞不能正常凋亡,使得滑膜不断增生,炎症持续存在。
2、遗传因素
调查显示,类风湿关节炎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比如,家族中若有人得了类风湿关节炎,那么,一级亲属发病的概率为11%。
再比如,单卵双生子,也就是由一个卵细胞受精后分裂而成的双胞胎,他们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两人同时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概率是12%~30%。而双卵双生子,例如我们常见的龙凤胎,即由两个卵细胞受精后分裂而成的双胞胎,遗传基因不完全相同,两人同时患上类风湿关节炎的概率就只有4%,显然低于前者。
另外,基因研究还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HLA-DR4异常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这也说明,这个病与HLA等易感基因相关。当然,并不是说基因里携带了易感基因,就一定会发病,这两者之间没有个必然的因果联系。
3、感染因素
虽然仍未证实有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直接感染病原体,但目前认为,一些感染如细菌、支原体和病毒等,可能通过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分泌致炎因子,产生自身抗体,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和病情进展;感染病原体的某些成分也可通过分子模拟导致自身免疫反应。
4、环境因素
潮湿、寒冷的工作或居住环境,可能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或病情加重。因为这些环境可能对全身免疫系统有刺激作用,或加剧其他病原因子的作用,在某些遗传易感性个体中促使类风湿关节炎发生。潮湿的空气也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当然,这些不良环境是类风湿关节炎的诱因而不是病因。
什么是晨僵?晨僵,老百姓口中的“早上起来双手不活套、捏不紧拳头等”,通常在早晨起床或睡醒后,患者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主要表现在双手指间关节,其余膝关节、骶髂关节等也可受累,同时可伴有肢端发凉、麻木等现象,但这种症状,经活动后是会缓解乃至消失的。
为什么会出现晨僵出现晨僵的原因是由于在睡眠期间,关节活动减少,水肿液体聚集在炎性组织,使关节周围组织肿胀所致。而关节肌肉的活动能促进淋巴管和血管吸收炎性产物,从而使晨僵消退。作为炎性关节炎的重要表现,可在典型关节疼痛之前出现,所以受累关节活动减少,即使是在白天也可出现晨僵。
晨僵不只是类风湿专属!的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急性期或病情活动期均有晨僵的表现,持续时间和滑膜炎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可作为反映全身炎症严重程度的一个良好指标。但晨僵并非那么专一,可在多种风湿病在出现,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均可见到,那么多种疾病的晨僵我们又有什么方法甄别出专属类风湿的晨僵呢?答案就在—持续时间很关键!因为极少像类风湿关节炎一样持续1小时以上。那么朋友们就可以平时算算晨僵持续时间,从发现晨僵后开始活动算起,到晨僵明显减轻时为止。
最常见的两种晨僵晨僵并非类风湿的专属,最主要是与骨关节炎所造成的晨僵进行鉴别:骨关节炎多青睐于中老年人,起病过程大多缓慢。手、膝、髋及脊柱关节易受累,而掌指、腕及其他关节较少受累。病情通常随活动而加重或因休息而减轻。晨僵时间呢,多小于30分钟。另外,双手受累时查体可见Heberden和Bouchard结节,不伴有皮下结节及血管炎等关节外表现。类风湿因子多为阴性,少数老年患者可有低滴度阳性。
总结一句话:骨关节炎的晨僵多数<30分钟,多数累及的是双手远端指间关节,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多是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晨僵:多数大于1小时,多数累及的是双手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多是阳性。
晨僵来了用啥招?既然晨僵是因为关节活动少了造成的液体积聚,那么我多活动活动关节不就行了嘛,这样简单的道理都懂,可是,您能保证不睡觉吗?.....开个玩笑,总的来说治疗原则最主要还是病因寻找,源头好了,水就清了。除了睡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譬如常见的塞来昔布、洛索洛芬等,通过减轻炎症,进而减少水肿液体,晨僵症状可以得到适当的控制。根本上还是规律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
更多胃肠日常养护方法,咨询胃肠问题,获赠健康图书资料,欢迎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