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
导语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本期“风雨同行大咖频道”特邀医院风湿免疫科毛妮博士和大家分享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风雨同行本期大咖
风雨同行-毛妮博士
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以双手、腕、膝、距小腿和足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多关节炎。患者还可出现发热、贫血、皮下结节及淋巴结肿大等关节外表现。血清中可出现类风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
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的炎症、血管翳形成。未经正规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可迁延不愈,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关节病变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和最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可以出现关节肿胀、疼痛与压痛,晨僵,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关节外表现主要是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胸膜、肺、心脏、胃肠道、肾脏、血液、神经系统都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受累,还可继发或者合并干燥综合征,不正规治疗,对患者的危害极大。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女性多发,男女患病比例为1:3,我国大陆地区的患病率为0.2%-0.3%。那么类风湿关节炎是怎么发生的呢?
目前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是具有遗传倾向的个体通过接触到特定的环境危险因素后相互作用导致内在的免疫紊乱,产生了自身抗体,最终导致一系列炎症性关节炎改变。其中炎症反应的核心内容就是肿瘤坏死因子的过表达,参与激活炎症反应通路从而造成滑膜的炎症和关节的损毁。而这一炎症过程会导致许多相关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如白介素-6等,而后者又可以促成持续的炎症和关节破坏。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的主要包括:缓解关节疼痛、减轻炎症、保护关节结构、维持关节功能、控制系统受累。强调慢病管理的理念,对患者进行患者教育以及规范的治疗。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包括:
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常用的经典组合为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生物制剂(主要为TNF-a拮抗剂/白介素6拮抗剂等)、小分子靶向药物(JAK通路抑制剂等)、糖皮质激素和植物药。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激素虽然可以控制炎症,但是一定要在正规风湿免疫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私自长期地去使用激素,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是能够很好的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的,对于民间一些偏方秘方,患者们要避免使用或多与专科医生沟通咨询,以防药物对病情造成影响。
适应症:中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点击查看试验详情)
试验专业题目:评价SHR治疗csDMARDs反应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RA的疗效与安全性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