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舜网
“鸭梨山大”的时候,人人都有。解压这件事,这届年轻人有点不一样。
你以为他们刷短视频是看帅哥、美女,其实看的是挤痘痘、修驴蹄;你以为他们在夜店蹦迪、买醉,其实他们在养生店采耳、在手工坊织毛线;你以为他们会去远方寻找自由,其实他们就窝在家里洗衣服、搞收纳……
这些看似奇葩的解压方式,真的有神奇疗效吗?你平时怎样释放压力?
修驴蹄、挤黑头
重口味视频成解压“神器”
“几乎每天我都是看着洗地毯的视频入睡的,看着一块面目全非的地毯被洗得干干净净,特别解压!”
“90后”市民王敏从事证券工作,平时心理压力非常大,唯一能让她从上司、客户带来的负面情绪中解脱的,就是某短视频平台上的洗地毯视频。“这些视频都是从外网上搬运,再配上搞笑的普通话解说。洗地毯流程都差不多,洗地机、手刷、清洗背面再漂洗、甩干,我都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可就是欲罢不能。”王敏说,高压水枪冲走污水就像把自己的压力也冲走了一样,看着一遍遍漂洗后的水流越来越清澈,自己心情就会变好。
除了洗地毯,这几个短视频账号中还有清洗地面、清理荒废泳池、清理长满苔藓的屋顶。“清洗废弃泳池是口味最重的,可以说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一滩滩烂泥的恶臭。但是洗干净后注上水,又恢复了天蓝色。”王敏说自己对这类视频已经产生了依赖。
其实,清洗类的解压视频口味还不算重,你看到过博主到农村给驴修蹄子、美容师给顾客挤黑头吗?市民刘聪每次都是“皱着眉头看完”。“这种视频拍得特别细致,能看到驴蹄子夹缝里的泥巴,尤其是挤黑头,显示的是专业仪器放大几十倍后的皮肤表面,密密麻麻全是毛孔。”刘聪说,视屏评论区的留言几乎都是“恶心得浑身舒爽”,还有很多人专门“求更新”。
用小刀把肥皂划成片状或者颗粒,切开一个用透明胶带缠成的球,将一颗颗散珠串成项链……这些视频短短一两分钟就能达到“解压”的效果。
把解压做成生意
花了钱还说“上瘾”
在豆瓣上“解压方式研究会”小组里,有2万多名“压力研究员”在此分享自己的解压神技。除了靠短视频解压,做家务、整理超市货架、剪短发、削铅笔等都成为小组成员的解压新方式。
其实,解压已经是一门火爆的生意,Tufting就是很受欢迎的一种。
Tufting中文译为“簇绒”,更通俗的叫法是“戳戳秀”,它原本是一种在工厂里用来制作地毯的传统工艺。近几年,这项传统工艺通过简化,拓展出了新可能,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受全球年轻人喜爱的潮流艺术和解压娱乐——用一把穿上彩色毛线的簇绒枪一顿“突突突突”操作,就能做出毛茸茸的地毯、挂毯、抱枕、镜框等手工艺术品。在团购平台搜索济南本地的簇绒商家,有几十条结果,同时这些DIY工坊还提供流体熊、手绘杯等多种打着“解压”标签的创意手工。
记者在社交网络上搜索与“手作”“解压”有关的内容,评论大多是“很治愈”“很上瘾”……这些项目似乎切中了当下年轻人急需治愈的消费心理,即便在体验上的花销远超成品价,依旧有年轻人愿意在周末或工作之余拿出时间与精力来尝试。以簇绒为例,济南商家的团购价格标准为直径50厘米的作品售价元左右。
随着线上、线下解压生意增多,有许多从前平平无奇的项目也有了解压的色彩。
一位“00后”受访者告诉记者,除了看电影、与朋友小酌等“传统”解压方式,他和朋友也对足疗、采耳特别感兴趣,甚至还会定期去推拿。“济南有好几家‘极简风’推拿院,特别受年轻人欢迎。放松一下筋骨再拍几张美照,身体放松了精神也会放松。”
释放压力很有必要
当心抑郁找上你
“每周抽出一天时间来给家里大扫除,就是我的解压方式。因为平时工作太忙顾不上家里的事儿,有一种补偿心理。”
“我会通过整理衣柜、零食柜来解压,物品摆放有序心情也梳理好了。”
“我喜欢通过运动来解压,出完一身汗心情会好很多,还提升了睡眠质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压方式,那大家的压力来自哪里?8月6日,济南日报记者发出了一份关于“解压”的调查问卷,受访者中53%压力来自于家庭,49%来自于工作,46%来自经济,37%来自学业。另外,个人前途、人际关系、恋爱等因素也是他们的压力来源之一。面对压力,30%受访者有抗拒心理,19%受访者会食欲不振,39%受访者睡眠质量变差,15%受访者产生了抑郁和焦虑,同时也有30%受访者表示自己在乐观面对。
长期在压力之下,会带来什么后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孙颖表示,很多人的压力其实来自于自身,“与同学比学习、与同龄人比收入,无形中就会形成压力”。此外,外界因素也是压力的来源,如职场、家人交代的指标、任务等。“长期压力过大,会使人体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引起内分泌紊乱。年轻人常说自己脱发,其实就是压力导致身体衰老的一种表现。另外大脑负荷过重也会引起心情烦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如果情绪长时间不去释放,当心患上抑郁症。”孙颖说。
对于当下有些“奇葩”的解压方式,孙颖认为它们其实也有共同点,那就是集中在“破坏”和“修复”。“捏碎小球、切橡皮是破坏,清理、手工是修复和完善,它们的心理暗示分贝对应着击碎压力和治愈自我。”
想要彻底解压
找到“病根”是关键
年轻人的解压需求,并不是短视频时代才有的,此前它们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譬如早年曾流行过涂色书减压,后来出现了一些解压馆,而“萌宠经济”的发达亦与年轻人的解压需求有关,淘宝上各类解压小玩具一直都有不错的销量……
疫情发生以来,职场人的压力更加突出——《疫情期职场人压力调研报告》显示,被调研的国内某超大型城市里的居民,4月的焦虑指标、心烦指标相比去年12月直线上升。约20%“90后”存在失眠、易醒、嗜睡症状,抑郁均值已超出预警线,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成为心理问题的重灾群体。他们除了担心居家办公混淆工作与休息的边界,还担忧工资缩水、不能完成KPI考核、工作岗位是否能继续保留……
有观点认为,某种程度上,部分人深夜睡不着就是源于焦虑。睡不着的年轻人一个劲地刷修驴蹄、挤痘痘的视频,与“佛系”“躺平”的心态一样,都是压力之下的一种反应,也是对压力的一种排解。可是只靠这些五花八门的解压方式,真的能释放掉压力吗?
“不论什么解压方式,实际上都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暂时排解压力。要想从压力中摆脱出来,还要找到自己压力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例如工作上的压力,就去努力完成任务;学习上的压力,就用心把知识学会。”孙颖表示,“摆烂”“躺平”或沉迷于刷解压短视频也会透支健康,更加丧失斗志,必要时可以找专业机构进行疏导。
微观点
采取正确方法压力并不可怕
百度百家号红网
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过大,通过饮酒、吸烟、熬夜等来缓解压力,致使高血压患者呈现低龄化趋势,我国35岁以下高血压患者超万人。当代年轻人压力大是个显而易见且普遍存在的情况。
那么,该如何正确缓解压力呢?
第一,缓解压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明确压力源。当把这些模糊的压力源清晰地列出来之后,压力感会随之减轻。心理学把这种情况叫做“情绪命名”。第二,面对那些我们自身无法排解的压力,运动是一个有效的排压方法。当肢体在运动的时候,人们的心理会得到极大的平静,内心会感到轻松愉悦,那些看似自身难以排解的压力也会随之消散。第三,多和身边的朋友亲人进行沟通。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自己压力很大的时候,要多和身边的亲人朋友们进行沟通。亲人朋友们会给你适当的建议从而帮助你解决问题,减轻压力。
“生活就像心电图,有起有落才有生命的活力。”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年轻一代感到压力大实属正常,但要明白压力并不可怕,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一定可以“治标又治本”。
请理解当代人的压力
中青评论
美团曾经发布一份报告显示,47%的青年选择将“奋斗”作为时代关键词;52%的创业者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有万青年晚8点后叫外卖到办公区。
奋斗在任何时代都是人生之必须。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来说,没有年轻之时的奋斗,很难想象会有可期的未来。对此,绝大多数青年人有着坚定的认同。上述报告相关数据所展示的青年人奋斗的程度和强度,也很让人动容:上千万年轻人在晚8点之后依然加班工作。许多人单纯地以为,外卖送餐行业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其实,它也极大地方便、促进了青年人的“奋斗”。因为没有什么评价指标比叫餐的时间和地点,能更真实透露出青年的工作状态。
奋斗不易,却也必须奋斗。这不仅仅是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使然,也是每一代人所必经的人生阶段。“佛系”并不说明对未来没有期待,“低欲望”也不意味着丧失对生活的憧憬。没有任何一代是“垮掉的一代”,只不过每一代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假如理解了这一点,对上述报告所展示的年轻人的奋斗,就应不止于感到振奋,而应认真思考如何帮助他们解决现实困难和压力,为他们的奋斗创造更好的条件。
神回复
网友
托尔金喊我明早八点去铸戒:为了满足当代年轻人,感觉全村的驴蹄子都要修秃了。网友
明天依旧阳光灿烂:找好看的小说,最好是细腻的“虐文”,看完哭一场,这就是我刚刚在做的。网友
胡萝卜顿小白兔:家里人整了一个读书解压群,要求每天一小时,还要说感受和收获,感觉压力好像更大了呢。网友
潦草日记:白天对抗压力靠一口仙气吊着,晚上去操场看帅哥打篮球解压。街采
欣视界
去面对吧
为了追求美好生活
不久前“二舅”走红,正是因为视频中的他没有“精神内耗”,也从未参与“内卷”。有人说这是因为“二舅”的生活环境简单甚至闭塞,不像城市中的人们一样,感受到了灯红酒绿的世界、通过互联网“观摩”他人的“高大上”生活,所以没有攀比心,活得更自在。
我觉得现在大家的压力,正是来源于看多了更精彩的世界,并且想追求更理想的生活。这份压力又何尝不代表着新一代对未来的追求和执着?
正向的追求所带来的压力,也需要通过正向的疏导去化解。这似乎不是另类、有趣的解压短视频就能做到的,也不是任何一种暂时转移注意力的解压方式能做到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压力,除了人们需要行动起来去积极解决各自面对的实际问题外,也需要社会层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