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是控制关节的结缔组织受到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关节肿痛。一般发病较急,有咽痛、发热、白细胞增高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均为阳性。该病好发于青少年群体,又以女性为多。
风湿性关节炎初期症状是:全身乏力,体重减轻,贫血,手足麻木,易出汗,早晨起床时手指僵硬等。
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有游走性,今天手关节痛,明天腿关节痛,还会累及心脏,导致心脏瓣膜炎症。只要及时治疗,关节炎症消失后,就不会有永久性损害。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变成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变形,萎缩,僵直。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最后导致残废,因此又称为“类风湿病”。该病在青壮年中发病较多,而女性发病率又是男性的1倍。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初期较为缓慢,病人先有较长时期的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手足麻木等症状。随后发生某一关节疼痛、僵硬、日渐肿大、关节周围皮肤温热渐红,开始时1~2个关节痛,由游走性疼痛发展成对称性疼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虽尚未完全清楚,但经过许多免疫学家的研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免疫球蛋白G(IgG)糖链中的Gal(半乳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低于正常人。又经过生物学家的多年研究,终于证实了,这种缺乏Gal的免疫球蛋白G发生了构象变化,被人体作为异物,而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在血管和关节等部位出现了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从而引发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主要是与潮湿、淋雨受寒,感冒感染细菌、病毒,遗传,性激素,精神紧张,疲劳等有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疑难病症,目前还没有特效的疗法,根治也是很困难的。治疗主要是:消炎、镇痛、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但这类药都有较大的不良反应,尤其对胃肠会造成严重的损伤。芦荟有消炎、镇痛和活血化瘀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芦荟凝胶与胶原组织极其相似,进入体内后可起到“润滑剂”的作用。美国宾夕法尼亚医科大学戴维斯教授,通过小鼠的动物试验表明:芦荟中的氨茴酸和蒽醌对关节疼痛、炎症的抑制率分别为80%和67%。
芦荟多糖就在芦荟叶肉凝胶中,大分子的多糖是免疫刺激剂,小分子的多糖有消炎作用,而其中的半乳糖还可补充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免疫球蛋白G中的半乳糖的不足。同时,凝胶体中的蛋白酶还能清除坏死的细胞。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胶原疾病,最好用番拉芦荟的叶肉凝胶,也可和木立芦荟并用内服,再辅以外涂、芦荟浴、喝木立芦荟酒等。坚持两三周,疼痛就会逐渐减轻,坚持数月至半年甚至数年,治愈的实例也不少。
用番拉芦荟叶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键在服用量。韩国芦荟专家金正文用番拉芦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始他取3厘米长的番拉芦荟去皮吃肉,每天3~4次,效果不佳,后改为每次服用半啤酒杯番拉芦荟凝胶汁,没过几天,疼痛就消失了80%,坚持半年后,患了30年的风湿病就完全治愈了。
美国一位女士,长年患关节炎,医生总是给她开阿司匹林,后来她下决心每天吃8~12厘米的番拉芦荟叶肉,竟然奇迹般地治好了。她的神奇经历被美国媒体广为传播。
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一位男性教授是位治疗消化道癌症的外科医生,年2月,他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西医的他,对汉方草药一向不很信服,但他畏惧服用对内脏有催残作用的西药,在妻子的劝导下,采用番拉芦荟和木立芦荟并用治疗,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木立芦荟粉1小勺,番拉芦荟粉2小勺;上班前、人浴后用芦荟酒擦拭;洗芦荟浴,每天泡3次,疼痛时每小时1次。这样用芦荟综合治疗坚持了半年,到了第8个月,血沉接近了标准,步履恢复正常,以前做手术时手指的疼痛也消失了。因此,他深有感受地说:“我想在疾病预防上,芦荟是万万不可缺的。”
有风湿病的人,还必须避免受冷、受寒、受潮、防止疲劳,精神上需保持乐观,饮食上少吃肉食,多吃谷类、杂粮,坚持服用芦荟,提高自身免疫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