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冬,42岁的李女士就添了一个毛病,早晨醒来感到原本灵巧活络的双手关节变的不灵活,如胶粘着的感觉,得活动好一会才能好转。起初,她还以为是天冷受寒所致,并未在意。但后来双手关节还出现了肿胀、疼痛。有一天早上起晚了,手还没活动开李女士就着急端起大勺准备做饭,结果大勺哐啷一下砸在了脚上。李女士此时才意识到问题有点严重,到医院经过详细检查最终被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李女士晨起时关节发紧、僵硬、活动后好转的现象,医学上称为“晨僵”。
01
“晨僵”好发于哪里?
晨僵不一定局限在手指、脚趾等关节,也可能发生在膝、肘、肩、颈、腰背等全身各个关节。晨僵可能出现在单侧或双侧,也可能呈游走性,不固定在某一个关节,而是从一个关节转移到其他关节。晨僵时间的正确计算方法,应从病人清醒后出现僵硬感算起,到僵硬感开始减轻时为止,通常以分计算。
02
晨僵一定是患病了吗?
有日常生活中,晨僵往往被人们误诊为是受寒、受潮、睡觉姿势不当等原因所致,其实不然。因为晨僵与这些并无关联。晨僵通常是疾病的信号,尤其是类风湿的重要早期症状和诊断依据之一。
必须明确的是,有些正常成年人或老年人可有轻度的晨僵,但持续时间极短,只有几分钟,且多局限于腰背部,属于生理性晨僵;倘若晨僵持续时间长(超过30分钟)或伴有关节肿痛,则有临床意义,提示是病理性的,有潜在疾病存在。
03
晨僵的原因是什么?
出现晨僵的原因就在于睡眠或运动减少时,水肿液蓄积在炎性组织,使关节四周组织肿胀所致。病人活动后,随着肌肉的收缩,水肿液被淋巴管和小静脉吸收,晨僵也随之缓解。晨僵的发生还可能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延缓、胶原基质中粘多糖增多、关节滑液粘稠度增高有关。因此,只要受累关节活动减少或维持在同一位置较长时间,白天也可出现关节发僵。
04
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专利”吗?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在急性期或病情活动期均有晨僵出现,持续时间和滑膜炎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严重病人在醒着的时候可“全天”持续不止,这种持续的发僵感已超出晨僵时间的范围;病情好转时,晨僵时间缩短或减轻,病情缓解时可完全消失。晨僵是观察和判定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晨僵时间超过30分钟有临床意义。
晨僵并非类风湿关节炎的“专利”。在其他类型的炎症性关节炎中,都有它的“踪迹”,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肌纤维炎、骨关节炎、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都有可能出现晨僵。所以,仅有晨僵症状,还不能明确诊断是哪种疾病,还要对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再结合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自身抗体等项化验检查才能确诊。
专家介绍
李萍
风湿免疫科医师,擅长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各种关节病患的诊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系统性硬化症、肌炎、皮肌炎、自免肝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深入研究。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