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早晨或睡醒之后出现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严重时可有全身僵硬感,起床后经活动或温暖后,即觉缓解或消失,临床上把这种症状称为晨僵。晨僵可能会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前数月,或是发病初期就出现,因此,晨僵也可以看成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健康警报”。
为什么会发生晨僵呢?
出现晨僵现象是由于在睡眠或活动减少时,受累关节周围组织渗液或充血水肿,引起关节周围肌肉组织紧张,而使关节肿痛或僵硬不适,随着肌肉的收缩,水肿液被淋巴管和小静脉所吸收,晨僵也随之缓解。纤维性肌痛和骨性关节炎也可有一定程度的晨僵症状,但极少像类风湿性关节炎(RA)那样持续1小时以上,当RA病情缓解时,晨僵的持续时间缩短、程度减轻。因此,晨僵是反映全身炎症严重程度的一个很好指标。
晨僵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警报”?
出现晨僵的患者意味着要警惕类风湿性关节炎,晨僵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之一。虽然其他病因的关节炎也可出现晨僵,但不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明显和持续时间长。以患者清晨醒后出现僵硬感的时间为起点,至患者僵硬感明显减轻的时间为止点计算晨僵时间,目前认为晨僵出现30-45分钟以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诊断意义,持续1小时以上诊断意义更大。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晨僵时间≥30分钟;
2.多关节炎(14个关节区中至少3个以上部位关节炎);
3.手关节炎(腕或掌指或近端指间至少1处关节炎);
4.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阳性;
5.类风湿因子(RF)阳性;
(注:14个关节包括:双侧肘、腕、掌指、近端指间、膝、踝和跖趾关节≥3条可诊断RA。)
晨僵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见的体征。一项研究纳入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现79%的患者出现晨僵,其中15%的患者晨僵时间小于15分钟,15%的患者持续16-59分钟,49%的患者持续时间长达1小时以上。因此,晨僵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早期症状和诊断依据,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信号灯”。
医院张政主任提醒:
晨僵为患者发出了信号,医院做有关检查,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至关重要。类风湿治疗必须做到分期分型,量身定制。万不可病急乱投医,要理性就诊、树立科学诊疗意识,避免错误治疗对健康造成损伤。
风湿骨病冬病夏治·特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