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藏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及调

导语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高、病程反复、缠绵不愈、致残率高,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藏医认识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藏医学中归属于“仲布病”范畴,在藏医经典《四部医典》第58章中有专章论述。藏医理论认为,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季节气候的变化,饮食起居的不规律以及培根、龙等因素紊乱使日常摄入的五谷精微分化不纯,引发黄水窜于肌肤、筋膜、筋骨关节腔隙。

病机

“时患热症过量油腻食,未转清糜未熟黄水盛,驻于骨肉筋健生湿痹。”

《藏医医诀补遗》

由于人体三因(龙、赤巴、培根)紊乱,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久居潮湿之地或突然遇冷水、过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从而使胃火偏衰而生不消化症,让胃的消化分解传送功能衰弱不能及时有效的经脾胃运转、代谢、分解、吸收精华,导致体内生理性的黄水偏盛而浸驻于骨肉筋膛,从而引发该病。

临床表现

藏医将该病按发病部位分为肌肉仲布、骨骼仲布、筋腔仲布、经络仲布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小关节及肌肉筋骨疼痛、麻木、肿胀、屈伸不利、活动受限、骨质变形、病程较长时椎体及大关节疼痛、甚则强直不伸或肌肉萎缩等。

藏医治疗指导

藏医对类风湿病有着独特的认识,在治疗上从自身医学理论的特色出发,临床上针对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实行因人施治,遵循藏医四联综合疗法(饮食、起居、药物、外治)的原则。

饮食起居

饮食:要求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忌食或限制高营养、油腻、酸性、生冷、辛辣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少食牛奶、花生、巧克力、肥肉、动物内脏等。宜食用大枣、黑豆、枸杞、核桃仁、栗子、骨头汤、人参、蜂蜜、藻类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果蔬。

日常起居:要求居住在温暖的环境,避风寒,适当进行体力活动。

常用药物

藏医调治仲布病常用的药物有:十味乳香丸、二十五味驴血丸、二十五味儿茶丸、二十五味珊瑚丸、五味麝香丸等,依患者的病情予以配伍使用,达到祛除病邪,通畅气血,散寒止痛,舒筋活血,全面调节人体免疫平衡,改善运动系统,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

十味乳香丸

消炎止痛、祛黄水

二十五味儿茶丸

消炎止痛、干黄水

二十五味驴血丸

祛风除湿、干黄水

二十五味珊瑚丸

通络、止痛

外治疗法

“五械浸浴,可浴四肢僵踡与瘸跛,核与炭疽陈疮与新疮,险症驼背肌骨黄水浮,凡属风症无遗皆可除。”

《四部医典》

藏医药浴法治疗范围广,其药浴液中的药物精华通过皮肤毛孔及腧穴吸收,形成达到调和气血、疏通脉道、平衡三因、化瘀活络、祛风除湿、消肿散结等功能,可有效降低或消除类风湿因子,调节免疫功能,因此藏医建议可与内治法(口服藏药)相互配合药浴进行。同时可依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有选择性的配用藏医火灸、涂擦、放血等疗法,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恫风康

肉豆蔻、大黄、决明子、西藏杜鹃等

10g*7包/盒

疏通经络、收敛黄水、散寒除湿、舒筋软结

痛风、风湿病、类风湿病、静脉曲张、骨性关节炎、足副舟骨患者

将1小袋本产品放入足浴盆,用沸水浸泡五分钟左右,搅拌、溶解,让药粉充分发酵,再加入适量热水把水温调到42度左右,没过脚踝,浸泡20到30分钟后自然晾干即可。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gjyzl/9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