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600年险些失传它如今澎湃在线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www.znlvye.com/
                            

原创张永群常莹光明日报来自专辑文化深一度

有一项工艺,它流传了年,雍容华贵、精美绝伦,却在一段时间内接近失传,经梁思成、林徽因牵头抢救得以流传下来,到如今,多次作为国礼亮相在外交场合。

它,就是景泰蓝。

在北京出天坛南门是二环路的景泰桥,继续向南行就是景泰路、景泰公园、景泰小学和地铁14号线的景泰站,“景泰”二字源于产景泰蓝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基地的北京市珐琅厂。

提到景泰蓝,有些人可能以为它是一种瓷器。其实,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在铜制的胎体上,工艺匠人将扁铜丝弯成不同的花纹,粘在胎体上,焊接固定,继而填色、烧制而成。

“范铜为质,嵌以铜丝,花纹空洞,杂填彩釉,夕谓之景泰蓝,今谓之珐琅”——这是晚清《陶雅》中对于景泰蓝的形象描述。

《盛世宝鼎》是北京市珐琅厂近期的代表作之一,它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北京工艺美术大师李静、衣福成设计,北京市珐琅厂高级技师集体制作而成。

它的纹样融入现代元素,中心部分是一只蓬勃向上的太阳鸟,象征着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光明、追求美好;鼎身以“一带一路”和“绿水青山”作为装饰图案,象征着融合、绿色、和平、安居;鼎的内部为一团团簇拥的花朵,象征着祖国繁花似锦、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

制作这样一件作品需要多久?它的设计者之一,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衣福成说,这件作品为纯手工制作,前前后后共40人参与,历时8个多月才完成。

不仅是重要的献礼作品,其实珐琅厂的作品几乎都是纯手工制作完成的。景泰蓝的制作有几十道工序,主要有制胎、掐丝、点蓝、磨光、镀金等。

“目前除了小件之外,都是纯手工制胎”,衣福成指着旁边的作品说,“像这样三四米的瓶子,都是完全用铜板手工捶打出来的。”

掐丝更是依赖师傅们灵巧的双手。正如叶圣陶在《景泰蓝的制作》一文中所写,“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细致,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专心致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费尽心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

点蓝是将颜色涂进铜丝勾勒出来的空间中,“一般的产品我们要点三遍”,衣福成介绍说,“点一遍,烧一遍,在原颜色原位置再点第二遍,如此重复三次。”

点蓝结束后就进入了下一道工序,磨光。磨光主要是处理表面,使瓶身产生光亮感。衣福成在珐琅厂度过了42年的时光,一直从事这第四道工序。“早些时候,一天下来身上脸上都黑了,换了工作服就不认识师傅了”,衣福成说。“磨光需要用到砂石和木炭,工作环境比较艰苦,但也正是在这里,景泰蓝褪去暗淡变得光彩夺目。”

磨光可是个技术活,在将每根丝磨出来的过程中师傅们会发现前几道工序中的一些问题,并进行弥补或修复。“比如鸟的眼睛在焊接的过程中铜丝掉了,点蓝没将其点出来,就等于鸟儿没有眼睛,这就需要磨光师傅去发现和处理。”衣福成说。

最后一步是镀金,经过镀金的成品富丽堂皇、厚重华美。

清代《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有诗句这样说,“工艺局成侈美观,各般制造尽追探。就中绝技高天下,压倒五洲景泰蓝”。时至今日,景泰蓝的制作仍然保持纯手工制作流程和传帮带的沿袭,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精神”在师傅们的聚精会神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博物馆的意义之一便是将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中国景泰蓝博物馆,坐落在北京珐琅厂的三层,在这里中国景泰蓝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制作工艺等均得到了展现,也记录了一代代景泰蓝师傅的匠心。通过工艺品和多种媒介的展示讲解,景泰蓝技艺更加深入人心。

这里也成为不少学校和家长带着孩子体验非遗技艺的窗口,有些学校把非遗体验课的课堂搬到了这里。衣福成说:“孩子们通过景泰蓝制作学习,了解景泰蓝工艺的历史和价值,对景泰蓝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如今的景泰蓝工艺,也在尝试与年轻人的审美融合。据衣福成介绍,北京珐琅厂内开放了首家景泰蓝文化衍生品店,杯垫、冰箱贴、抱枕、胶带……将传统文化的元素化作文创产品的创意。除此之外,让景泰蓝走入寻常生活的“文化夜市”、一些与现代艺术结合的出口景泰蓝工艺品,在消费形态和审美风格上,老字号也在努力融合新时代。

疫情期间,人们替代性地通过在线方式来满足文娱需求,宅家“云看展”成为不少人在这个特殊春节里的新生活方式。北京珐琅厂也紧随潮流,利用直播等将景泰蓝工艺品搬到屏上,科普传统文化知识,在讲解和互动中,将景泰蓝的魅力展示给更多观众。

从险些失传的工艺变为国礼,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的景泰蓝,给人们另一个视角去探索传统文化之美。艺术品承载着手艺人雕琢时光的匠心,当下的消费环境和审美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又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从历史中走来的景泰蓝如何向未来走去?这些问题还需让时间给予新的注解。

图文/视频:张永群常莹

原标题:《流传年、险些失传!它如今……》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gjyzz/12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