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下

辅助检查

1、血象:轻至中度贫血。

2、血沉(ESR):一般升高,与活动性相关。

3、类风湿因子(RF):主要检测IgM型RF,滴度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正比,但非类风湿的特异性抗体。

4、抗角蛋白抗体谱,包括:抗CCP抗体(对RA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高)、抗核周因子(ARF)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

5、关节X线检查:I期——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阴影,关节端骨质疏松。

II期——关节间隙变窄。III期——关节面出现虫蚀样改变。IV期——关节半脱位和骨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和骨强直。

诊断

年修订分类标准,7项有4项即可确诊。

(1)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6周)。(2)至少同时有3个关节区软组织肿或积液(≥6周)(3)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区中,至少1个关节区肿(≥6周)。

(4)对称性关节炎(≥6周)。(5)有类风湿结节。(6)血清RF阳性,抗CCP抗体(滴度1:20)。(7)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狭窄)。药物治疗

1、改善症状:NSAID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必须同时应用DMARDs)。2、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甲氨蝶呤(MTX)(首选)、环孢素。3、生物靶向治疗: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TNF—α拮抗剂、IL—6拮抗剂。且生物靶向治疗是目前治疗RA快速发作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4、植物药制剂:如雷公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lfsgjy/6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