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膝盖疼痛,到底管用不来看一份调查

我国的针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今已经发展到全世界各个角落,然而一些争议的声音也始终存在,针灸理论难以被西方生物学理解,操作方法也令欧美医生困惑,年,美国的科学家进行了一次调查,结合了美国,英国,德国,瑞典,西班牙的31项试验结果,共计名患者参与了对针灸的研究。

研究的方法采取真针灸,假针灸,不针灸,通过患者的反馈判断是否有效。研究的范围针对四种疼痛:背部和颈部疼痛,骨关节炎疼痛,肩部疼痛和头痛。研究对象必须达到四周以上的慢性疼痛标准。

在真针灸和假针灸的对照试验中,如果直接询问患者,得到的反馈可能不准确。科学家们想出了办法,比如先给患者展示针灸针,然后插得很浅,或者一接触皮肤,针就马上弹回来,还有的针刺进去了,但故意避开穴位。德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安慰剂针灸针,可以在不刺入皮肤的情况下模拟针灸过程,感觉与真针灸一模一样。

在针灸和不针灸的对照试验中,科学家使用物理疗法,心理暗示,注意力控制等方法,与进行过针灸的患者进行对照。

以上研究结果均表明,针灸对背部和颈部疼痛,骨关节炎疼痛,肩部疼痛和头痛都有明显效果。

对于膝关节疼痛的患者,也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骨关节炎

一项研究针对疼痛长达三个月以上的骨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的情况,每周进行6到23次针灸,持续时间3到36周,结果发现针灸可以让患者在平均13周缓解或者消除疼痛。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主要症状是疼痛和僵硬,影响包括膝关节在内的全身关节,研究表明无论是单独使用针灸,还是针灸结合其他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都有明显疗效。有证据证实针灸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能够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膝关节疼痛

除了关节炎,还有很多原因导致膝关节慢性疼痛,患者行动困难并且影响生活质量,对于还不需要手术治疗,或者手术干预过早的患者,针灸是一种低成本和低侵入的疗法。一项研究发现,针灸12周能改善疼痛,恢复患者的活动性和功能,不过疗效较难持续一年以上。

西方对针灸的看法

虽然还有一些不能理解,但现在西方的科学家普遍认为,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时,一些信号会沿着脊髓发送到大脑,会触发内啡肽的释放,这是一种让人感觉愉快的荷尔蒙,能有效的减轻疼痛。

针灸还可以影响体内皮质醇的产生,皮质醇是一种有助于控制炎症的激素。针灸治疗后疼痛感减轻和炎症减少,膝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也可以得到改善。

年,在美国风湿病学会/关节炎基金会将针灸列入推荐疗法,并且写入骨关节炎指南中,主要针对手、髋和膝关节的骨关节炎患者。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

《HowAcupunctureHelpsKneePain》,VerywellHealth,.

《Acupunctureforchronicpain:individualpatientdatameta-analysis》,NIH,.




转载请注明:http://www.hpaixg.com/fsgjy/1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