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仅能通过服药控制尿酸,以希望能将部分未硬化的结晶溶解,缩小痛风结节。同时保护肾脏、以防继续加重。
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当疼痛发作时,患者会在半夜熟睡中疼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类似于大脚趾被火烧一样。最常发病的关节是第一跖骨,但发病的关节不限于此,还常见于手部的关节、膝盖、肘部等。发病的关节最终会红肿、发炎,水肿后组织变软,活动受限,最后影响日常生活。这些症状会反复出现,所以一旦关节出现强烈、突然的疼痛后,就要及时看医生,做好症状管理和预防。
痛风的治疗除了急性期的消炎止痛处理,重要的是长期的尿酸水平的管理,长期达标治疗,将尿酸控制在umol/L,才能避免痛风石的形成。长期的管理除了药物,还有饮食、生活习惯、运动综合因素。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拖延的后果是疼痛感将越来越强,让人难以忍受。如果这时候发热了,就说明已经出现了炎症。不仅如此,关节本身也会受到损害,骨质会被腐蚀,导致关节变形,整个发病过程肾脏也会受损,严重的会发生肾结石甚至是肾衰竭,危及生命。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