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血液中尿酸浓度偏高(男性高于μmmol/L,女性高于μmol/L即为尿酸偏高),形成高尿酸血症,如高浓度的尿酸在关节中结晶,这些结晶物质会引起关节的疼痛性炎症,通常称为痛风。
急性痛风经常在夜间发作,大脚趾底部的小关节是最常见的痛风部位。其他可能产生痛风的关节包括脚踝、膝盖、手腕、手指和肘部。其典型症状为迅速发作关节痛,关节部位有灼热感,肿胀,红斑,压痛明显。在痛风发作期,患者疼痛感非常剧烈,就连轻轻碰一下也会引起剧痛。通常情况下,这种疼痛通常会在数小时到数天内消退。在极少数情况下,疼痛可能会持续数周。
痛风急性发作时疼痛难忍,必须用药,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痛风急性发作期用药和护理:
急性期药物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药物治疗的基本治疗原则:
必须用药,即痛风性关节炎一旦急性发作必须采取药物治疗;尽早用药,即最好在发病之初的24小时内开始用药,且越早越好;不干预先前用药,即如在降尿酸过程中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无需暂停降尿酸药物;但对于不是在降尿酸过程中出现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原则上推荐发作时不使用降尿酸的药物。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适于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一线用药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三种。
NSAIDs首选高度选择性的COX2抑制药(依托考昔、塞来昔布等)、一定选择性COX2抑制药(尼美舒利、美洛昔康等)。选择性COX2抑制药胃肠道不良反应小,因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用于急性痛风发作。
秋水仙碱只能阻断尚未发生的炎症反应,不能阻止已经开始的炎症反应。因此,痛风急性发作时用药越早,效果越好,发病24~36小时内使用效果最明显。Tips:有些经验的痛风患者,当关节出现发病的先兆时,比如关节僵硬、隐痛不适,立即口服2片秋水仙碱,就可以阻断一次痛风的急性发作过程。
最后选用口服或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抑制非感染性炎症,减轻关节的充血水肿。包括强的松、甲强龙、美卓乐、倍他米松等多种药物。中国风湿病学会指南则推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治疗急性痛风的二线药物。对秋水仙碱和NSAIDs无效或有禁忌症或过敏时才选择糖皮质激素。
有关联合治疗方案,推荐口服秋水仙碱与NSAIDs的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与秋水仙碱联合、或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与其他两种药物的任意联合方案(全身使用激素时不联用NSAIDs),本方案主要适用于关节炎重度发作,累及多个大、小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7~10分的患者,同时也适合单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急性期生活护理
急性期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抬高患肢,避免负重,肿痛关节局部可予冷敷以减轻受累关节的疼痛和肿胀。饮食方面,严格低嘌呤饮食,多饮水,使每天尿量达ml以上。同时重视患者教育,让患者知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原因和发作后的基本处理原则。另外,在进食高嘌呤食物后,睡觉前喝一大杯水,可以有效的降低夜间急性痛风发作的几率。